異位性皮膚炎,又叫過敏性皮膚炎異位性濕疹,是一種先天性過敏遺傳體質加上後天食物或環境過敏原刺激所造成,它並非傳染病。常見症狀包含紅腫、搔癢難耐、異常敏感、皮膚龜裂,且容易伴隨其它過敏性體質。抓搔病灶會使症狀惡化,並增加皮膚感染的風險。全球有五分之一的人口受到異位性皮膚炎影響,根據統計,台灣約有5-10%的兒童患病。

異位性皮膚炎的真正原因目前仍不清楚,以下為可能因素:

  1. 遺傳學:若雙胞胎中有一人患有異位性皮膚炎,則另一人有 85% 的患病機率。

  2. 皮膚穿透性過低:皮膚角質層功能失常,導致水分大量喪失,並使過敏原及化學物質穿透皮膚,造成免疫反應

  3. 皮膚脂質變異:脂質量不足且稀薄,皮膚變得脆弱、乾燥且易發炎

  4. 絲聚蛋白的缺損:研究證實為異位性皮膚炎較重要的致病基因,一旦缺損會影響皮膚角質層的表皮屏障功能,導致皮膚因環境中刺激物質及過敏原引起皮膚免疫失調。

目前醫學臨床上將異位性皮膚炎分為三期:

  1. 嬰兒期:多數病患在2~3個月大時發病,並持續約2~3年,嬰幼兒患病機率約為3%~5%;症狀多出現在雙頰、前額及頭皮,嬰兒易因病症的刺激而不安、躁動、不易入睡。

  2. 兒童期:約30%的病患於1~5歲時發病,約有50%的患者合併氣喘、過敏性鼻炎的問題,此類通稱有”異位性體質”,症狀可持續數年到十數年不等。症狀主要顯現在手肘窩、膝窩頸部與手足關節處且對稱分布。

  3. 成人期:若非前兩期之延續,則通常在青春期發作,可能原因為荷爾蒙的改變或青春期的壓力,好發於手肘窩、膝窩、頸項、前胸部、手腕、足關節等。

臨床學上診斷判定須符合以下三至四項條件:

  1. 皮膚搔癢

  2. 持續或反覆長達六個月以上

  3. 個人或家族有異位性體質

  4. 病灶符合位置的濕疹樣皮膚炎或苔癬化皮膚炎

如何治療與保養呢?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慢性皮膚病,因此需要耐心配合醫師的治療:

  1. 一般狀況:外用類固醇及止癢的抗組織胺藥,若有感染則併用抗生素

  2. 急性嚴重發作:口服類固醇。

  3. 嚴重反覆發作:建議做『特異性IgE抗體、過敏性皮膚測試(針刺檢查)、貼布試驗』等檢驗,可提早找出過敏原,作為預防。

  4. 避免風險因子:刺激性物質或氣味、塵蟎、病原體、黴菌、食物過敏原、過度清潔皮膚、情緒波動、精神壓力等。

  5. 提高肌膚保濕與屏護力對於照護異位性皮膚炎非常重要,建議沐浴後及乾冷時可塗抹適量非刺激性潤膚劑,並保持濕度於50%至65%,且避免溫差過大。

許多歐美研究證實,長期補充益生菌確實有助於舒緩過敏,尤其對於異位性皮膚炎。但依據目前人體臨床試驗結果,某些特定益生菌可能可以預防有家族過敏史的高危險群新生兒得到異位性皮膚炎,但罹患其他過敏病如氣喘或過敏性鼻炎的機會也可能增加。比較明確的是,免疫問題與個體腸道菌內的益生菌的含量過低有關。所以,利用補充益生菌來增強免疫力,降低免疫相關的疾病理論上或許可行,但目前仍處於研究階段,其確實角色仍有待釐清,而正統治療不可偏廢,益生菌可作為輔助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