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道細菌在人體的免疫系統扮演重要角色!科學家發現,新冠肺炎雖為呼吸道感染疾病,但腸道中細菌的種類和數量,可能影響新冠肺炎的嚴重程度及免疫系統對感染的反應程度。

香港中文大學曾針對此議題做研究,他們找了100 名新冠肺炎確診者當作實驗組,78名非新冠肺炎確診者當作對照組,採集他們的糞便及血液,以次世代定序法糞便樣本中提取 DNA,確認腸道微生物組成的情況,另外從血漿中獲得炎性細胞因子和組織損傷的血液標誌物濃度,了解患者症狀的嚴重程度。

透過糞便樣本發現:與非新冠肺炎確診者相比,新冠肺炎確診者的腸道微生物組成發生顯著變化——缺乏能促使身體啟動免疫反應的數種腸道菌,包括雙歧桿菌菌種、直腸真桿菌、法氏桿菌及普拉梭菌等,並且在COVID-19消失後長達 30 天內仍然很低,無論患者是否接受藥物治療。而腸道菌群失調可能會導致即使COVID-19被清除,患者仍會長期(持續超過12週)出現徵狀,包括疲倦、記性差、失眠、呼吸困難、脫髮、關節疼痛、憂鬱、焦慮等,這種狀況稱為新冠肺炎後遺症或長新冠(Long COVID)。

而透過血液樣本發現:症狀較嚴重的確診者表現出較高的血漿炎症細胞因子和炎性標誌物水平。細胞因子是細胞間溝通的分子,就像是控制免疫系統的將軍,但細胞因子過多則會導致「細胞因子風暴」,造成免疫細胞失控而有自體反撲的現象。
 
一篇刊登在由《英國醫學期刊》所出版的期刊《腸胃》的研究發現,新冠肺炎確診者和非確診者糞便菌相有顯著的不同。腸道菌群能調節我們的免疫能力,腸菌若失去平衡,健康便會亮紅燈,因此恢復腸道菌相平衡,進而增加免疫力以對抗新冠肺炎、減輕嚴重程度及加快痊癒速度,實在是刻不容緩。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平時做好腸道保健,就能在對抗新冠肺炎時多一份安心。在食用方面,可以添加對抗氧化、抗發炎有好處的調味料,例如大蒜、薑黃粉、咖哩粉、肉桂粉等。而平時正確地補充適合自己的益生菌,才能達到真正的腸道菌相平衡!

 

☆推薦康氏菌-常衛康:內含薑黃素、牛樟芝及蛋黃粉(含IGY免疫球蛋白),適合忙碌的上班族、喜愛辛辣重口味者、銀髮族、換季易敏感族等。

立即購買→https://www.biome.com.tw/product_detail.php?id=53